14MAY18_XXXXXL56ENDIAN60
在众多的计算机技术中,“字节序”是一个常见的概念。字节序是指存储器中多字节数据在内存中的排列方式,因为计算机在内存中存储数据时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存储的。而14MAY18_XXXXXL56ENDIAN60则是一个典型的大端序字节序。
在大端序中,数据的高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,低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。例如,在一个16位的整数0x1234中,0x12为高位字节,0x34为低位字节,如果采用大端序来存储这个数据,就会把0x12存放在低地址,而0x34存放在高地址。这种字节序在一些CPU架构中广泛使用,比如MIPS、PowerPC等。
大端序的优势在于当两个数进行比较时,仅需按照地址递增的顺序进行比较,不需要考虑字节序的问题。但是,在网络传输中,由于网络传输传送的字节序可能是小端序,因此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字节序转换。
14MAY18_XXXXXL56ENDIAN40
与大端序相对的是小端序(即“低位序”),它是指将数据的低位字节排在前面,高位字节排在后面。例如,在一个16位整数0x1234中,0x34为低位字节,0x12为高位字节,如果采用小端序来存储这个数据,那么0x34将被存放在低地址位置,而0x12将被存放在高地址位置。
小端序常见的应用场景包含有x86架构的CPU中,如:Intel Pentium和AMD Athlon。在这些处理器中,以小端序存储数据可以提高处理器代价,因为在一些指令中需要存取内存,如处理器从寄存器中读取一个32位大小的信息,那么比较低效的方法就是需要将两个16位的数据存放到两个不同的寄存器中,需要两次访问内存,而如果采用小端序则可以将内存中的两个数据直接合并成一个32位的字,再一次性放进寄存器中。
但是,小端序的缺点在于在不同计算机系统或者不同CPU架构之间传输数据时,需要进行字节序转换,会增加系统的开销。
14MAY18_XXXXXL56ENDIA
在字节序中,字节序转换是用于将不同 endian 的数据互相转换的过程。转换过程中,将高位字节转换为低位字节,将低位字节转换为高位字节,使得数据保持原来的意义不变。常用的字节序转换有函数htonl(),ntohl(),htons()和ntohs()。其中htons()和htonl()分别用于短整型和长整型的主机字节序到网络字节序编码的转换,反之则使用ntohs()和ntohl()函数。
由于字节序转换的步骤比较简单,因此在编写程序时可以直接在程序内部进行转换,而不是依赖于外部函数库。
总之,理解字节序的概念及其转换,有助于程序员更好地理解底层的计算机工作原理。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需要根据不同计算机系统或CPU架构的字节序进行相应的字节序转换。